存档

文章标签 ‘台湾vps’

nginx.conf配置文件详解

2013年4月1日 没有评论

Nginx (“engine x”) 是一个高性能的 HTTP 和 反向代理 服务器,也是一个 IMAP/POP3/SMTP 代理服务器。 Nginx 是由 Igor Sysoev 为俄罗斯访问量第二的 Rambler.ru 站点开发的,第一个公开版本0.1.0发布于2004年10月4日。其将源代码以类BSD许可证的形式发布,因它的稳定性、丰富的功能集、示例配置文件和低系统资源的消耗而闻名。

以下是配置文件 nginx.conf 中文注释说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使用哪个用户启动 nginx 前面是用户,后面是用户组
user www www;
 
#nginx工作的进程数量
worker_processes 2;
 
# [ debug | info | notice | warn | error | crit ] 日志的位置
error_log /var/htdocs/logs/nginx_error.log crit;
error_log /dev/null;
 
#进程号保存文件
pid /usr/local/nginx/nginx.pid;
 
#每个进程可以打开的最大文件字节数
worker_rlimit_nofile 51200;
 
events
{
# use [ kqueue | rtsig | epoll | /dev/poll | select | poll ];
use epoll; #使用epoll(linux2.6的高性能方式)
worker_connections 51200; #每个进程最大连接数(最大连接=连接数x进程数)
}
 
http
{
#文件扩展名与文件类型映射表
include mime.types;
 
#默认文件类型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日志文件格式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log_format download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
'"$request" $status $bytes_sent '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
'"$http_range" "$sent_http_content_range"';
 
#默认编码
charset utf-8;
 
server_names_hash_bucket_size 128;
#开启高效文件传输模式
sendfile on;
#以下两个选项用于防止网络阻塞
 
tcp_nopush on;
tcp_nodelay on;
 
#长链接超时时间
keepalive_timeout 300;
 
#fastcgi连接超时时间,下面的看字面意思都能理解个大概了,就不解释了.
fastcgi_connect_timeout 300;
fastcgi_send_timeout 300;
fastcgi_read_timeout 300;
fastcgi_buffer_size 128k;
fastcgi_buffers 4 256k;
fastcgi_busy_buffers_size 256k;
fastcgi_temp_file_write_size 256k;
fastcgi_temp_path /dev/shm;
 
#打开gzip压缩
gzip on;
#最小压缩文件大小
gzip_min_length 1k;
#压缩缓冲区
gzip_buffers 4 8k;
#压缩版本(默认1.1,前端为squid2.5使用1.0)
gzip_http_version 1.1;
#压缩类型,默认就已经包含text/html 所以下面就不用再写了,当然写上去的话,也不会有问题,但是会有一个warn
gzip_types text/plain application/x-javascript text/css text/html text/javascript application/xml;
#错误页面
error_page 404 http://yhjhappy234.blog.163.com/;
error_page 403 http://yhjhappy234.blog.163.com/;
#上传文件大小限制
client_max_body_size 2m;
#设定请求缓
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 16k;
large_client_header_buffers 4 64k;
#设定负载均衡的服务器列表
#如果在同一台机器上,单独起4组独立的php-cgi进程(每组8个子进程),性能应该不如1组php-cgi进程(32个子进程),因为1组进程,eaccelerator的PHP二进制文件缓存是共享的,1组进程命中率较高。
#不过好处是,碰到某组的页面假死的话,其他端口就可以接管了,实测下来似乎发生502错误的概率降低了很多,或者说我这样配置以后还没有遇到
upstream mysvr {
#weigth参数表示权值,权值越高被分配到的几率越大
#本机上的Squid开启3128端口
server 192.168.101.26:8080 weight=5;
server 192.168.101.27:8080 weight=1;
server 192.168.101.202:8080 weight=1;
}
#下面开始虚拟主机的配置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www.kedou.com;
index index.jsp;
root /usr/local/tomcat/webapps/ROOT;
if (-d $request_filename)
{
rewrite ^/(.*)([^/])$ http://$host/$1$2/ permanent;
}
#设定本虚拟主机的访问日志
access_log logs/www.kedou.com.access.log main;
 
location ~ .*\.php?$
{
include fcgi.conf;
fastcgi_pass 192.168.101.202:8080
fastcgi_index index.jsp;
}
#如果访问 /img/*, /js/*, /css/* 资源,则直接取本地文件,不通过squid
#如果这些文件较多,不推荐这种方式,因为通过squid的缓存效果更好
location ~ ^/(img|js|css)/ {
root /var/htdocs/kedou;
expires 24h;
}
 
#对 "/" 启用负载均衡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127.0.0.1;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client_max_body_size 10m;
client_body_buffer_size 128k;
proxy_connect_timeout 90;
proxy_send_timeout 90;
proxy_read_timeout 90;
proxy_buffer_size 4k;
proxy_buffers 4 32k;
proxy_busy_buffers_size 64k;
 
proxy_temp_file_write_size 64k;
}
 
#设定查看Nginx状态的地址
location /NginxStatus {
stub_status on;
access_log on;
auth_basic "NginxStatus";
auth_basic_user_file conf/htpasswd;
}
}
}

修改Nginx版本头信息(可选),编辑src/http/ngx_http_header_filter_module.c:

1
# vi +48 src/http/ngx_http_header_filter_module.c

找到下面两行:

1
2
static char ngx_http_server_string[] = "Server: nginx" CRLF;
static char ngx_http_server_full_string[] = "Server: " NGINX_VER CRLF;

将其修改为:

1
2
static char ngx_http_server_string[] = "Server: Ninja Web Server" CRLF;
static char ngx_http_server_full_string[] = "Server: Ninja Web Server" CRLF;

保存并关闭文件。现在可以开始编译服务器了,将下面的配置代码添加到nginx.conf中,禁止在所有自动产生的错误页面中显示Nginx版本号:

1
server_tokens off

使用htaccess实现域名跳转

2013年3月31日 没有评论

要使用域名的统一,即使得vps12.com转向www.vps12.com,有很多办法,听说对于seo也有些好处!

1
2
3
RewriteEngine on
RewriteCond %{HTTP_HOST} ^vps12.com [NC]
RewriteRule ^(.*)$ http://www.vps12.com/$1 [L,R=301]

还可以利用重定向功能实现url的跳转,例如:

1
2
3
RewriteEngine on
RewriteCond %{HTTP_HOST} ^www.abc.com [NC]
RewriteRule ^(.*)$ http://www.vps12.com/$1 [L,R=301]

什么是iis连接数

2013年3月29日 没有评论

iis连接数指并发连接数,什么意思呢?

要分几种情况:(以100m空间50人在线为例)
a 用户单点下载你的文件,结束后正常断开,这些连接是按照瞬间计算的,就是说你50人的网站瞬间可以接受同时50个点下载
b 用户打开你的页面,就算停留在页面没有对服务器发出任何请求,那么在用户打开一面以后的20分钟内也都要算一个在线,就是说你50人的网站

20分钟内可以接受不同用户打开50个页面
c 上面b的情况用户继续打开同一个网站的其他页面,那么在线人数按照用户最后一次点击(发出请求)以后的20分钟计算,在这个20分钟内不管用

户怎么点击(包括新窗口打开)都还是一人在线。
d 当你的页面内存在框架(iframe),那么每多一个框架就要多一倍的在线!因为这相当于用户同一时间向服务器请求了多个页面。
e 当用户打开页面然后正常关闭浏览器,用户的在线人数也会马上清除。

然后了解什么是论坛在线人数。
论坛在线只是计算一定时间内的活动用户数。
这里的时间用户可以自己设定,动网论坛默认为40分钟的相对准确值。

根据上面的说明,显然论坛在线和iis连接数的概念不同
为什么会出现iis连接数和论坛在线不符合的情况?
现具体分析如下:

1:您使用了插件版论坛或者美化版论坛!
现在的插件很垃圾,不但占服务器资源,而且会使论坛运行变慢(没有插件可以快一倍以上),同时很占在线人数,有的插件调用很多框架,少则2、3个,多则4、5个! 甚至有在线播放音乐,这样一个人在线就相当与很多人在线!而美化版论坛因为使用大量的图片,也同样比标准版论坛占用iis数量大。

2:您的网站是主页+论坛的形式!
这样主页和论坛要争夺你的在线人数!

3:你的论坛内部有播放器!
一个人在线,然后他在线播放音乐,就占二个人在线!

4:你的论坛内部存在框架形式的网页!
每一个框架,就多一倍的在线!

5:你的论坛设置在线时间过小!
动网默认为40分钟,因为论坛在线只是计算一定时间内的活动用户数,当您设定的时间较小的时候,看起来论坛在线的人数就自然少了!

6:你的空间存在多个论坛!
有的客户在一个空间里上传多个论坛,如bbs bbs1 bbs2 等等 等等
毫无疑问,这样个论坛也是要争夺再线人数的!

7:你的论坛图片等文件被人盗链!
比如:你的论坛有张图片文件,被粘贴(注意是粘贴不是上传)到别的论坛!
别的论坛的用户在浏览该文件的时候也算一个在线人数!
尤其是logo连接的时候注意,一定要对方把您的logo上传到他的空间!

8:你的空间上放有下载文件!
如果用户用网络蚂蚁类的软件,每一个线程就表示一个在线,非常厉害!

KVM快照管理(转)

2013年3月25日 没有评论

######## 注意:对KVM快照进行管理需要在关机机状态下 ###########
说明:
kvm默认的文件格式是raw,也就是使用文件来模拟实际的硬盘(当然也可以使用一块真实的硬盘或一个分区),不过raw格式只支持内存快照(就是启动的时候加-snapshot,所有更改都写到内存),重启之后就没了。raw格式不支持磁盘快照,因此要使用qcow或qcow2文件格式。

1. 查看镜像文件格式
[root@PLASPACSHCN14 images]# qemu-img info EBS-6.img
image: EBS-6.img
file format: raw
virtual size: 300G (322122547200 bytes)
disk size: 300G
说明: 现在的文件格式是raw,需要转换成qcow2格式。

2. 转换文件格式(把raw转换成qcow2格式)
[root@PLASPACSHCN14 images]# cd /var/lib/libvirt/images
[root@PLASPACSHCN14 images]# qemu-img convert -f raw -O qcow2 EBS-6.img EBS-6_qcow2.img

3.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
[root@PLASPACSHCN14 images]# ls
EBS-3.img EBS-6.img EBS-6_qcow2.img EBS-7.img
[root@PLASPACSHCN14 images]# du -sh *
301G EBS-3.img
301G EBS-6.img
2.5G EBS-6_qcow2.img
2.5G EBS-6-qcow2.img
401G EBS-7.img
说明:可见,多出来了个文件EBS-6_qcow2.img。

4. 为虚拟机创建快照:
4.1 一定不要开机快照!
首先需要关闭虚拟机,然后按照下面的命令进行快照。最后恢复快照的时候先关机在恢复。
[root@PLASPACSHCN14 images]# qemu-img snapshot -c snapshot01 EBS-6_qcow2.img
说明: qemu-img snapshot -c snapshot01 EBS-6_qcow2.img
命令 快照参数 参数 快照的命令 镜像的名字,(为那个镜像创建的快照)

5. 列出镜像的所有快照
[root@PLASPACSHCN14 images]# qemu-img snapshot -l EBS-6_qcow2.img
Snapshot list:
ID TAG VM SIZE DATE VM CLOCK
1 snapshot01 0 2012-12-27 14:53:07 00:00:00.000

6. 恢复快照:
[root@PLASPACSHCN14 images]# qemu-img snapshot -a snapshot01 EBS-6_qcow2.img
说明:qemu-img snapshot -a snapshot01 EBS-6_qcow2.img
命令 快照命令 快照参数 快照名称 镜像名称

7. 删除快照:
[root@PLASPACSHCN14 images]# qemu-img snapshot -d snapshot01 EBS-6_qcow2.img
说明: qemu-img snapshot -d snapshot01 EBS-6_qcow2.img
命令 命令参数 命令参数 快照名称 镜像名称
8. 后记:
使用KVM时很复杂的,还是选择Vmware能方便一些,对于快照这块,需要提前创建qcow格式的镜像文件:qemu-img create -f qcow2 vdisk.img 50G,然后再进入图形化进行系统安装。(快照最好使用virsh创建快照,qemu-img快照出来的文件只是0KB,所以建议使用virsh快照。)

kvm快照应用 (转载)

kvm也具有快速恢复的方法,前提是必须处于关机状态才可以执行,否则会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

创建镜像:
qemu-img snapshot -c initial smokeping_falcon_test0917.qcow2
恢复镜像:
qemu-img snapshot -a initial smokeping_falcon_test0917.qcow2
删除镜像
qemu-img snapshot -d initial smokeping_falcon_test0917.qcow2
状态查看
qemu-img snapshot -l smokeping_falcon_test0917.qcow2

创建前的大小
[root@smokeping]# ll
total 7578488
-rw-r–r– 1 root root 171825168384 Sep 17 17:01 smokeping_falcon_test0917.xml
-rw-r–r– 1 root root 171825168384 Sep 17 16:01 smokeping_falcon_test_187.qcow2
-rw-r–r– 1 root root 171825168384 Sep 6 11:14 smokeping_falcon_test.qcow2
以下是创建后的文件
[root@smokeping]# ll
total 7603284
-rw-r–r– 1 qemu qemu 171850530816 Sep 17 17:22 smokeping_falcon_test0917.qcow2
-rw-r–r– 1 root root 171825168384 Sep 17 16:01 smokeping_falcon_test_187.qcow2
-rw-r–r– 1 root root 171825168384 Sep 6 11:14 smokeping_falcon_test.qcow2

查看镜像方法1
[root@smokeping]# qemu-img info smokeping_falcon_test0917.qcow2
image: smokeping_falcon_test0917.qcow2
file format: qcow2
virtual size: 160G (171798691840 bytes)
disk size: 2.2G
cluster_size: 65536
Snapshot list:
ID TAG VM SIZE DATE VM CLOCK
1 initial 0 2012-09-17 17:08:49 00:00:00.000
查看镜像方法2
[root@smokeping]# qemu-img snapshot -l smokeping_falcon_test0917.qcow2
Snapshot list:
ID TAG VM SIZE DATE VM CLOCK
1 initial 0 2012-09-17 17:08:49 00:00:00.000

利用这个镜像,可以迅速还原服务器状态,使用空间也不大。

实测中,若虚拟机为启动状态制作快照,恢复后会无法载入系统,关闭服务器,再次启动,服务器直接崩溃。

scp断点续传和wget自动断点续传的方法

2013年3月23日 没有评论

1. scp断点续传
scp一旦出错中断就只能重新开始,不过可以利用rsync实现scp的断点续传
1、在~/.bashrc中加入一个alias:
$vim ~/.bashrc
alias rscp=’rsync -v -P -e ssh’
2、重新载入.bashrc配置
$source ~/.bashrc

2. wget自动断点续传的方法
有时候我们使用wget下载东西被迫打断, 比如网络故障, 终端意外断开, 忘了加”&”放入该台等等.
沉稳的人或许会想到重新开启wget, 并使用 -c断点续传, 可是有时候, 因为N个g的东西突然断了, 一冲动就晕了, 就纠结了, 可能就会就重新跑wget了, 甚至截止到本文还有人不知道-c.
那么为了杯具不再发生, 我们可以让wget每次运行的时候自动加上 -c参数, 那样就万事大吉了嘛. 方法如下:
在家目录下新建文件”.wgetrc”, 内容如下:
continue = on
写入wget.sh后,可以这样同时下载多个文件:
1.nohup wget http://www.vps12.com/software/db_must.tar.gz &
2.nohup wget http://www.vps12.com/software/root_must.tar.gz &
3.nohup wget http://www.vps12.com/software/webserver_must.tar.gz &
如果想不用IP,但有两个相同的域名,则需要配置/etc/hosts加和IP对应的域名,再Wget即可。
保存退出, 以后再使用wget就会自动断点续传了。

iis6的网站建设及权限设置

2013年3月22日 没有评论

1.建立网站

点击 开始 > 控制面板 > 管理工具 > Internet 信息服务(IIS)管理器,然后按照以下图片设置一步一步操作直到完成。

 

点击完成,完成建立网站的操作。

2.设置网站权限

右击网站 > 权限

点击高级

点击取消允许父项的继承权的勾,然后点击复制!

注意:选中权限项目里的都删除,只留下administrators 和system  然后再点击添加

然后点击高级

选中红色框中的IUSR_xxxx(后边部分会根据不同的主机是不一样,前面有包含IUSR_xx就可以)然后点击确定。

除了完全控制和遍历文件夹 / 运行文件之外,全部个勾上。然后点击确定。

添加的权限项目如图所示,然后勾上红色框中的用此显示的可以应用,然后确定。

点击确定就完成了网站权限的设置。

ps:如果网站是使用asp.net程序的用户需要添加以下权限或者按需求添加(network service、asp.net用户)

至此网站的建立就完成了。

利用Shell脚本来监控Linux系统的负载、CPU、内存、硬盘、用户登录数

2013年3月5日 没有评论

利用Shell脚本来监控Linux系统的负载、CPU、内存、硬盘、用户登录数。

这几天在学习研究shell脚本,写的一些系统负载、CPU、内存、硬盘、用户数监控脚本程序。在没有nagios监控的情况下,只要服务器能上互联网,就可通过发邮件的方式来提醒管理员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

一、编写linux系统告警邮件脚本

1
# vim /scripts/sys-warning.s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bin/bash
#监控系统负载与CPU、内存、硬盘、登录用户数,超出警戒值则发邮件告警。
 
#提取本服务器的IP地址信息
IP=`ifconfig eth0 | grep "inet addr" | cut -f 2 -d ":" | cut -f 1 -d " "`
 
# 1、监控系统负载的变化情况,超出时发邮件告警:
 
#抓取cpu的总核数
cpu_num=`grep -c 'model name' /proc/cpuinfo`
 
#抓取当前系统15分钟的平均负载值
load_15=`uptime | awk '{print $12}'`
 
#计算当前系统单个核心15分钟的平均负载值,结果小于1.0时前面个位数补0。
average_load=`echo "scale=2;a=$load_15/$cpu_num;if(length(a)==scale(a)) print 0;print a" | bc`
 
#取上面平均负载值的个位整数
average_int=`echo $average_load | cut -f 1 -d "."`
 
#设置系统单个核心15分钟的平均负载的告警值为0.70(即使用超过70%的时候告警)。
load_warn=0.70
 
#当单个核心15分钟的平均负载值大于等于1.0(即个位整数大于0) ,直接发邮件告警;如果小于1.0则进行二次比较
if (($average_int > 0)); then
echo "$IP服务器15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为$average_load,超过警戒值1.0,请立即处理!!!" | mutt -s "$IP 服务器系统负载严重告警!!!" test@126.com
else
 
#当前系统15分钟平均负载值与告警值进行比较(当大于告警值0.70时会返回1,小于时会返回0 )
load_now=`expr $average_load \> $load_warn`
 
#如果系统单个核心15分钟的平均负载值大于告警值0.70(返回值为1),则发邮件给管理员
if (($load_now == 1)); then
echo "$IP服务器15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达到 $average_load,超过警戒值0.70,请及时处理。" | mutt -s "$IP 服务器系统负载告警" test@126.com
fi
 
fi
 
# 2、监控系统cpu的情况,当使用超过80%的时候发告警邮件:
 
#取当前空闲cpu百份比值(只取整数部分)
cpu_idle=`top -b -n 1 | grep Cpu | awk '{print $5}' | cut -f 1 -d "."`
 
#设置空闲cpu的告警值为20%,如果当前cpu使用超过80%(即剩余小于20%),立即发邮件告警
if (($cpu_idle < 20)); then
echo "$IP服务器cpu剩余$cpu_idle%,使用率已经超过80%,请及时处理。" | mutt -s "$IP 服务器CPU告警" test@126.com
fi
 
# 3、监控系统交换分区swap的情况,当使用超过80%的时候发告警邮件:
 
#系统分配的交换分区总量
swap_total=`free -m | grep Swap | awk '{print $2}'`
 
#当前剩余的交换分区free大小
swap_free=`free -m | grep Swap | awk '{print $4}'`
 
#当前已使用的交换分区used大小
swap_used=`free -m | grep Swap | awk '{print $3}'`
 
if (($swap_used != 0)); then
#如果交换分区已被使用,则计算当前剩余交换分区free所占总量的百分比,用小数来表示,要在小数点前面补一个整数位0
swap_per=0`echo "scale=2;$swap_free/$swap_total" | bc`
 
#设置交换分区的告警值为20%(即使用超过80%的时候告警)。
swap_warn=0.20
 
#当前剩余交换分区百分比与告警值进行比较(当大于告警值(即剩余20%以上)时会返回1,小于(即剩余不足20%)时会返回0 )
swap_now=`expr $swap_per \> $swap_warn`
 
#如果当前交换分区使用超过80%(即剩余小于20%,上面的返回值等于0),立即发邮件告警
if (($swap_now == 0)); then
echo "$IP服务器swap交换分区只剩下 $swap_free M 未使用,剩余不足20%,使用率已经超过80%,请及时处理。" | mutt -s "$IP 服务器内存告警" test@126.com
fi
 
fi
 
# 4、监控系统硬盘根分区使用的情况,当使用超过80%的时候发告警邮件:
 
#取当前根分区(/dev/sda3)已用的百份比值(只取整数部分)
disk_sda3=`df -h | grep /dev/sda3 | awk '{print $5}' | cut -f 1 -d "%"`
 
#设置空闲硬盘容量的告警值为80%,如果当前硬盘使用超过80%,立即发邮件告警
if (($disk_sda3 > 80)); then
echo "$IP 服务器 /根分区 使用率已经超过80%,请及时处理。" | mutt -s "$IP 服务器硬盘告警" test@126.com
fi
 
#5、监控系统用户登录的情况,当用户数超过3个的时候发告警邮件:
 
#取当前用户登录数(只取数值部分)
users=`uptime | awk '{print $6}'`
 
#设置登录用户数的告警值为3个,如果当前用户数超过3个,立即发邮件告警
if (($users >= 3)); then
echo "$IP 服务器用户数已经达到$users个,请及时处理。" | mutt -s "$IP 服务器用户数告警" test@126.com
fi
1
# chmod a+x /scripts/sys-warning.sh

二、加入任务计划:每十分钟检测一次,有告警则立即发邮件(十分钟发一次)。

1
2
3
# crontab -e
*/10 * * * *  /scripts/sys-warning.sh 
# service crond restart

三、要实现服务器能够发邮件,须开启Sendmail服务或是安装linux下面的一个邮件客户端msmtp软件(类似于一个foxmail的工具)

1、下载安装:http://downloads.sourceforge.net/msmtp/msmtp-1.4.16.tar.bz2?modtime=1217206451&big_mirror=0

1
2
3
4
5
# tar jxvf msmtp-1.4.16.tar.bz2
# cd msmtp-1.4.16
#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smtp
# make
# make install

2、创建msmtp配置文件和日志文件(host为邮件域名,邮件用户名test,密码123456)

1
2
3
4
5
6
7
8
9
10
# vim ~/.msmtprc
account default  
host 126.com
from test@126.com
auth login
user test
password 123456
logfile ~/.msmtp.log
# chmod 600  ~/.msmtprc
# touch ~/.msmtp.log

3、mutt安装配置:(一般linux下有默认安装mutt)

1
2
3
4
5
6
7
set sendmail="/usr/local/msmtp/bin/msmtp"
set use_from=yes
set realname="memory"
set from=test@126.com
set envelope_from=yes
set rfc2047_parameters=yes
set charset="utf-8"

4、邮件发送测试(-s邮件标题)   # echo “邮件内容123456″ | mutt -s “邮件标题测试邮件”   test@126.com

cactiEZ服务器重启后,显示黑条并获取不到图形的解决办法

2013年2月26日 没有评论

如图,cactiEZ服务器重启后,显示黑条并获取不到图形的解决办法!

网上有朋友说:在root下输入两条命令:自动修复下数据库

1
2
3
mysqlcheck --auto-repair --databases syslog
 
mysqlcheck --auto-repair --databases cacti

ps:其实直接用phpmyadmin进入数据库修复下全部的表!然后过一会,就可以恢复取到数据了。

解决vi在ubuntu及其他unix等系统中使用不正常的方法

2013年2月26日 没有评论

解决ubuntu中vi不能正常使用方向键与退格键的问题

方案一:
问题:
ubuntu中vi在编辑状态下方向键不能用,还有回格键不能删除等我们平时习惯的一些键都不能使用。

解决办法:
可以安装vim full版本,在full版本下键盘正常,安装好后同样使用vi命令。
安装vim:
ubuntu预装的是vim tiny版本,而需要的是vim full版本。执行下面的语句安装vim full版本:
$sudo apt-get remove vim-common
$sudo apt-get install vim
这样就行了,vim是一款优秀的软件,可以在运用中体会到。

方案二:
在vi命令行使用命令“:set nocompatible”,就是设置vi不使用兼容模式。

ubuntu11.10下的VI命令:
vi 有三种模式,输入模式,编辑模式,“:”命令模式
vi 进入以后默认是编辑模式
vi 编辑模式默认的快捷键 上下左右分别是 J K H L
vi 在编辑模式使用 i 可以进入输入模式
vi 输入模式只能输入英文,默认不能使用上下左右箭头
vi 输入模式用Esc可以返回到编辑模式
vi 编辑模式 Shift + ; 可以进入命令模式
vi 命令模式w保存,q退出

1)对所有用户都有效,解决系统中所用用户的vi中文乱码问题

sudo gedit /etc/vim/vimrc.tiny

加入如下内容:

#该文件的内容显示如下:

” Encoding related

set encoding=UTF-8

set langmenu=zh_CN.UTF-8

language message zh_CN.UTF-8

set fileencodings=ucs-bom,utf-8,cp936,gb18030,big5,euc-jp,euc-kr,latin1

set fileencoding=utf-8
2)只对当前用户有效的解决方法

ubuntu默认在当前用户的家目录下,没有.vimrc文件,这个时候可以自己touch一个.vimrc文件,且在其中加入 www.2cto.com

#该文件的内容显示如下:

” Encoding related

set encoding=UTF-8

set langmenu=zh_CN.UTF-8

language message zh_CN.UTF-8

set fileencodings=ucs-bom,utf-8,cp936,gb18030,big5,euc-jp,euc-kr,latin1

set fileencoding=utf-8

ubuntu服务管理器sysv-rc-conf

2013年2月15日 没有评论

Linux的各大发行版,都有些不必要的服务被默认开启了,针对ubuntu,我们可以采用选择性关闭的方法加速起动,提高系统性能。

centos使用ntsys那么ubuntu我们这样:

我们安装一个软件:

1
sudo apt-get install sysv-rc-conf

然后运行:

1
sudo sysv-rc-conf